照镜子

Eddy Quantum
7 min readApr 2, 2020

最近家里厨房的台子上长出了许多白色的小点点。主要是在台子上放的瓶瓶罐罐上面的表面,但台上、墙上也都有。一开始还以为是虫卵,毕竟家里果蝇、飞虫等的存在已经是难以控制的事情。但细看,却发现它们竟然会动。心里顿时有些恶心,把瓶罐和台子都清洗了一遍,发现有些小虫已经侵入个别瓶罐里,又把大部分的瓶罐给扔了,包括部分刚买不久的调味品。身上也开始觉得痒痒的,感觉到处都有自己看不见的小东西,时刻准备侵入自己的边界。

心里自然不是很舒服。大概是一种失去控制的感觉吧,用积极心理学似乎爱用的话术来说。之前家里因为潮湿长了很多霉菌,或者猫到处尿尿的行为,还有家里到处都是的飞虫,都会带来深深的无力感。家里并不大,但还是有厨房,客厅,卧室,阁楼,加上有三只活泼的猫,好好打理、保持整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起码对于我来说。明明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忙,就算努力告诉自己家务是可以试着享受、放松的一件事,也总有很多时候会感到烦躁。

但是其实也还好。查了查,可能是粉螨一类的螨虫。周围看一看,除了台子以外,周围好像并没有被感染。不过昨天洗干净以后,今天又长出来了,而且更加汹涌。用杀虫剂喷了一下,动来动去的小白点很快就不再动弹。不知道后续的发展会怎么样。

好像不太会想要和人提起这些事情。可能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很脏乱吧。虽然自己也算是在意这件事情,但是因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,并没有办法总是做到最好。但不完美就是不完美,就是缺陷、弱点,而人言可畏,感觉如果提了,就会变成给别人把柄和武器,在以后的什么时间可以用来discredit或者评判自己。

但最近也在反思这件事。如果不担忧这件事情,这会是一件我自然而然想要跟别人分享的事情吗?这样的事情,并不是我的错,也没有伤害到(除了我自己以外的)其他人,但是我会以此为耻吗?

And it turns into another metaphor.

2.

最近家里的卫生状态真的很糟糕。床上大概还遗留着猫尿,沙发的一侧还有霉菌,地板也脏脏的。

但我不想起床。除了日常抑郁以外,可能也是因为最近有点生病了吧。

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写字,在公共的还是私有的平台上写字。一个又一个的选择,掉在头上,把人砸傻。我不想觉得自己非得放弃些什么,生活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情况,不同的情况适合不同的做法。这是一件2017年夏天很深刻地意识到的洞察。

想了想,我其实不需要被人理解,我只是希望可以不需要觉得自己要藏着掖着一些什么,同时不要被人误解。那就可以了。

不讨厌被人看,但是讨厌明明不理解的人,非要拉着我占据我的注意力和精力,跟我证明自己有多懂我、论证我的厌烦是因为我误解了ta,或者我不理解ta,或者我又 put words into their mouth in some way 了。让人尴尬的是,在ta们缠上我之前,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ta们的存在,也不会思考这些问题。缠上之后,反而也会更加觉得厌烦。如果你是这样的人,请引以为戒吧,世界并不围着你转;不是说它不应该围着你转,只不过是个事实,它不围着任何人转,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,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是故意在踩你的脚。

可能是觉得有些委屈吧,并不是自己的错误,然而会有人找上来非要怪你。这几年发现自己是一个很看不得别人难过的人,所以还是会选择道歉,而看到对方理所当然毫无感激的样子,自己才会为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感到不值。Media 设计的黑锅 notwithstanding,有少部分人确实是 giant cry babies,惯坏也好、缺爱也好,与ta们交际并不是很好的经济选择,需要慎重考量。

也提醒自己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吧。照顾自己与别人的情绪时间和精力,是基本的礼貌,这样的技能,就算不擅长,也应该通过学习慢慢掌握。

3.

前段时间给自己找了太多事情,最近身心感觉都有点透支,一不小心就会被虚无的感觉牵着鼻子走。If you’re already burnt, can you still burn out?

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,也是生活缺乏焦点吧。一会儿做这个,一会儿做那个,变来变去,没有定数。虽然是目前阶段预期之中的,但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太过疲累。

But as they say: have patience. 我是相信的,现在的自己,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。但心中的怀疑,大概是“我是不是还可以再推自己一把?”

还是要相信自己吧。再推,推下悬崖可怎么办呢。

4.

Got a new name going: Eddy Quantum.

其实还蛮喜欢的,肯定比其它那些 E 开头的名字更喜欢,又不会觉得太过老套。甚至比用了很多年的中文昵称还喜欢。中文的名字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,虽然自己心里非常内恰,但是偶尔还是会意识到,它看上去太像一个日文名,而这个日文名确实带有一些性别的偏向。而新的这个名字,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。

这两年,大概就是在慢慢地面对、处理这些已经放到长满虫子和霉菌的问题吧。性别也好,身份也好,职业规划选择也好,亲密关系也好。自己也好,或者和别人的关系也好。尝试,反省,推翻重新设计,反复如此。

之前生活节奏好像还快一点,而现在似乎变得慢了一些。有的时候说不清楚是过去了一整天,还是两三天,反正都差不多。现在的生活方式说不上是很健康,也说不上有多 productive。但心里比之前要更加平静,而且起码在理性层面上感觉有希望,所以大概还是利大于弊吧。

站在现在的位置看从前,的确会对于从前的自己产生同情和怜爱的心情。当然这样的心情仅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,自己是不会喜欢接受这样的感情的。过去在很多“弯路”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但又引向许多很有意义的故事,其实想想又觉得非常合理。

有的时候觉得,自己其实一直是清楚自己是什么的。花费了那么多时间搞清楚的只是自己和别人、和世界的关系。要怎样才能被别人看见,理解,接受。我不喜欢别人说我是一个自我的人,因为我并不这么觉得。但当我真正遇到了一些“缺乏自我”的人,我想,我能够理解ta们对我这么看,无论是出于羡慕还是反感。我并不是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眼光,但我对这件事情会非常辩证地去看,一切最终都还是要和我想要什么、我的目标是什么相关,否则我会很清楚地了解,这没有什么意义。有些人,出于种种原因不会这么去看,然后有的时候,这会让ta们走很多的弯路,更多的弯路。当然,可能话也不能说这么肯定吧。

对于新的自己,有一些期待,但更多的只是平淡。有些想要的东西,才发现可能得不到、或者没那么快能够得到,所以还在慢慢接受吧。在平衡自己的失望、对于来自别人失望的恐惧,以及基于自己对现实和自我的了解的判断。It’s not so easy, but we make do。

失去了从前藏着掖着的神秘感,生活似乎也失去了一些曾经让人要死要活的情趣。变得有些平淡无奇。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吧。如果不是之前的模式实在过不下去了,也不会选择改变。

5.

生活肮脏、不完美的环境当中,其实很鼓励一个人去审视自己对于事物的接受程度,以及自己真实的样子。就像在家里久了,不穿衣服裤子成为常态,会让人和自己更加“自然”的存在状态感到更加接近。虽然这样的“自然”也并不自然,就像那些“人工创造”的东西,其实也很自然。

bb之前说过,觉得自己变了很多,因为现在看回以前最爱的那些电影游戏,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我不知该如何回应。The truth is, 可能当我仔细想想这几年,也会发现自己也有挺多改变吧。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受这些改变,接受这个新的、和曾经认知中的自己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的自己。

Ironically 在外貌上我其实是越来越接近自己心目中的样子的。可能因为现在的状态比起之前来说舒服太多,有的时候想起以前,同样会觉得自己有些可怜,几乎难以理解自己当时是怎么过来的。但也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过来的:很简单,不去想就可以了,就这么简单。去接受这个设定,去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,可以接受,没有什么问题。等到有一天不行了,再说。事实也是这么发生的。

现在也不能说是很满意自己,但起码觉得是我自己,而不是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。但在有些事情上面,好像变得不太像是自己喜欢、希望成为的自己。比如工作上,比如社交上,比如亲密关系上,比如做事的风格上。也算是在做很多尝试,通过试错来确认自己“的确不喜欢什么”吧。感觉敏锐的时候,就很难不意识到自己又在扮演这样、那样的角色,想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证明自己也好,或者面对别人的目光觉得不安全,想要把自己隐藏在某种 established stereotype 里也好。

感觉自己还是并不总有勇气去“做自己”吧。

Is it worth it?

睡了睡了。

--

--